
一九四五年春,华北大地刚刚解冻,日军便对我八路军冀东根据地及周边游击区展开了规模空前的\"大扫荡\"。在路南平原地区大圣证券,敌人采用了拉网式战术,企图将抗日武装一网打尽。此次扫荡集结了上万兵力,包括装备精良的日本常备军、伪满州军姜鹏飞部的三个整编旅、数团伪治安军,以及大量伪警备队和特务队,形成了一张严密的包围网。
当时,八路军主力部队已奉命转移至路北山区。丰南\"海川队\"(原番号为丰南游击支队,为行动便利而取的代号,编制约一二百人)接到军分区指示,决定由内线向外线转移。这支精干的队伍先是突破游击区封锁,而后巧妙迂回向南行进。他们沿着吕家坨、程各庄一线秘密行军,最终在石各庄扎营休整。夜幕降临,村庄一片寂静,战士们抓紧时间休整,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准备。
黎明前的黑暗中,一阵急促的枪声突然从石各庄西北方向传来,打破了夜的宁静。\"海川队\"立即派出侦察小组。不久,侦察员带回紧急情报:驻扎在北柳河的冀东军分区政治部遭到日军突袭。这支由分区政委曾辉亲自率领的部队,包括特务一连、二连及区小队,此刻正陷入重围。队长张遂当机立断,命令全队急行军驰援。抵达战场后,\"海川队\"兵分三路,以密集火力猛攻敌军后方,与被困部队形成内外夹击之势。
展开剩余64%在\"海川队\"出其不意的猛烈攻势下,日军阵脚大乱。曾辉政委抓住战机,率领部队成功突围。完成救援任务后,\"海川队\"迅速转移至敌据点附近的吕家坨村休整。次日深夜,他们又开始了新的征程,急行军直抵海沿老铺一带。在那里大圣证券,部队分乘两艘三篷三桅的大型木船,在渤海湾展开了为期五天五夜的海上游击战。
一个漆黑的夜晚,\"海川队\"悄然登陆,在杨家泊建立临时营地。为确保安全,张遂队长派出多路侦察员:一组前往尖坨、葛庄侦察黄各庄等据点的敌情;另一组则联系尖坨村的伪保长,为部队安排新的宿营点。杨家泊的夜晚本该平静,不料哨兵李洪印的步枪意外走火,清脆的枪声在夜空中格外刺耳。部队立即进入战备状态,增派侦察员和流动哨加强警戒。所幸虚惊一场,次日侦察员回报周边敌情如常,唯有派往尖坨的侦察员迟迟未归。
张遂队长敏锐地意识到情况异常。考虑到前夜的意外枪声和失联的侦察员,他判断此地不宜久留,遂下令部队立即向尖坨村转移。当先头部队距尖坨村仅一里之遥时,尖兵班突然发现庄东头窜出数匹战马——那分明是日军的军马!更令人心惊的是,庄西、庄南及西南方向都出现了日军身影。原来敌人早已获知\"海川队\"动向,在尖坨村设下埋伏。若非日军军马意外惊动,后果不堪设想。
此时,先前失联的侦察员终于趁乱突围而出。他带回重要情报:埋伏的敌军包括唐山驻屯日军一个小队、特务队、治安军及满洲骑兵队,总兵力达五六百人。张遂队长临危应变,命令一排正面阻击,二排在钱克副队长和王建民副指导员率领下向东南突围,自己则亲率队部和三排撤往芦苇茂密的草滩隐蔽。
然而敌军很快察觉了突围行动。二排在转移途中与日军主力遭遇,一场惨烈的突围战就此打响。枪炮声震耳欲聋,战斗持续了四个多小时。最终张遂队长带领三排和队部成功脱险,但一排和二排伤亡惨重大圣证券,英勇的钱克副队长也在激战中壮烈牺牲,用生命为战友赢得了突围的宝贵时间。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,成为冀东抗日战场上又一曲悲壮的战歌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